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者其他状况异常,导致其股票存在终止上市风险,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,其投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,本所有权对该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风险警示。
小寇:公司经营、财务等问题较为严重,为了保护投资者,需要提醒一下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股票简称前加些东西。
小寇:公司经营、财务等问题较为严重,为了保护投资者,需要提醒一下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股票简称前加些东西。
风险警示分为两类:
退市风险警示
其他风险警示
股票简称前字样
*ST
ST
日涨跌幅限制
5%
5%
小寇: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,直译为特殊处理,好理解。同时,公司也要被迫改名儿。
小寇: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,直译为特殊处理,好理解。同时,公司也要被迫改名儿。
这就是坊间常说的“带帽”,*ST情况十分严重,ST情况比较严重,反正不是啥好事儿,下面详细讲。
2
ST和*ST认定标准
首先,请注意我的口型:创业板没有ST!也没有*ST!
小寇:这点我也不太理解,按理说创业板的票儿都是行业新、盘子小、波动大的,应该监管更严格,风险揭示更充分才对。求大神扫盲。
小寇:这点我也不太理解,按理说创业板的票儿都是行业新、盘子小、波动大的,应该监管更严格,风险揭示更充分才对。求大神扫盲。
1. *ST认定(退市风险警示)
勤劳的我对比了深交所主板、中小板和上交所的规定,完全一样。
常见的如下:
1.1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
小寇:这是最常见的。每到年底,你会见到很多靠着拆房卖地、关联交易、政府补助保壳或避免*ST的公司。
小寇:这是最常见的。每到年底,你会见到很多靠着拆房卖地、关联交易、政府补助保壳或避免*ST的公司。
1.2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
1.3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低于一千万元
小寇:涉及财务数据被*ST的票票时常会触发不止一个警示标准。主业不行了,收入、利润、资产都会哐哐往下走。
金姐: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公司基本上就属于不会做人的,你看下面这家直接说了为了维持上市地位,弄些倒买倒卖的生意做大营业收入保证不退市(当然这块已经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核查了,面对越来越高精尖的刑侦方法,作案手段也要不断翻新才行)。
小寇:涉及财务数据被*ST的票票时常会触发不止一个警示标准。主业不行了,收入、利润、资产都会哐哐往下走。
金姐: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公司基本上就属于不会做人的,你看下面这家直接说了为了维持上市地位,弄些倒买倒卖的生意做大营业收入保证不退市(当然这块已经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核查了,面对越来越高精尖的刑侦方法,作案手段也要不断翻新才行)。
1.4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
小寇:现在我大A股的设计很有意思。审计师要挣上市公司的钱,还要保持独立性。这个独立性往往会打折扣。财报被否时,审计师真实意思是:这公司财务问题太严重,给多少钱都不能扛。
小寇:现在我大A股的设计很有意思。审计师要挣上市公司的钱,还要保持独立性。这个独立性往往会打折扣。财报被否时,审计师真实意思是:这公司财务问题太严重,给多少钱都不能扛。
请记住下面的公式:
标准无保留≠公司财务没问题
非标准无保留=公司财务必然有问题
1.5 存在或涉嫌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未披露
小寇:现在尚书大人对黑五类从严治理。这种情况,离Game Over就不远了。
小寇:现在尚书大人对黑五类从严治理。这种情况,离Game Over就不远了。
总结一下:*ST是指公司出事儿了,并且事儿不小,有玩不下去的可能。实践中最多的还是连亏两年,净资产为负和财报被否也时常见到。
2. ST认定(其他风险警示)
其他风险警示两所也一样,ST情形比*ST稍微奇葩一点。
2.1 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
小寇:这年头,大家都不容易。不知道农民工兄弟讨薪上访算不算。
小寇:这年头,大家都不容易。不知道农民工兄弟讨薪上访算不算。
2.2 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
2.3 向控股股东或关联人提供资金或违规担保且情形严重
小寇:ST和*ST常见的案例如上,这两个东西不太一样的,自己去翻翻规则,连亏只是触发*ST的标准之一。公告撰写和披露我就不说了,希望你用不到。
小寇:ST和*ST常见的案例如上,这两个东西不太一样的,自己去翻翻规则,连亏只是触发*ST的标准之一。公告撰写和披露我就不说了,希望你用不到。
3
各种前缀
时常有人讨论各种股票前缀的含义,借这个机会我把能想到的总结了一下:
股票简称前字样
说明
N
新股
G
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①
S
股权分置改革未完成
ST
其他风险警示
*ST
退市风险警示
SST
股改未完成+其他风险警示②
S*ST
股改未完成+退市风险警示
XR
除权③
XD
除息
DR
除权除息
NST
经过重组或股改重新恢复上市+其他风险警示
GST
股改已完成+其他风险警示
注1:股权分置改革是个历史遗留问题。
简言之,当时以国企为代表的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票很便宜,但不能在二级市场上卖;为了解决变现问题,非流通股东会支付给流通股股东一部分对价而获取流通权。
这是天朝特色,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了。找个例子:
注2:如果有公司股改没完成,又触发了警示标准,就会有S*ST/SST出现,公司简称会比较搞笑。比如锋哥哥:
对了,金姐还是一如既往关心资本市场的,当得知我在写ST时,立刻扔给过来几个奇葩更名公告,拜谢。
再比如苦逼的在ST和*ST之间切换的:
注3:除权除息的我写过,请看《
现在新股咣咣猛发,壳资源在慢慢贬值。但只要核准制还存在,ST/*ST组合就有溢价。请有iFind的童靴联系我,我想鼓捣一篇分析壳资源价值的文章,需要点数据。谢谢!
最后给你们一个彩蛋,自己去翻翻 ,很有意思:
说在最后
本次的总结写完了,如果大家还有哪里不清楚的,请不要联系我,谢谢!
本期投稿小伙伴二维码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